
今年首批4只鴛鴦已經抵達鴛鴦湖

漁政人員安放竹排
(記者 廖凌云 攝影報道)跟隨秋天的腳步,淮南市的生態名片——鴛鴦湖迎來了今秋首批“歸客”。據市愛鳥協會監測,9月21日,已有4只鴛鴦率先飛抵湖區。為確保這些遠道而來的珍稀客人有良好的棲息環境,9月22日,我市多部門聯合行動,在湖面上緊急安放了十余條竹排,為鴛鴦們打造了舒適的“水上家園”。
鴛鴦湖健康主題公園坐落于大通區,曾是一片因采煤而沉陷的土地,如今已演變為一方自然的濕地生態系統。每年9月至次年4月,這里都會迎來200多只鴛鴦,它們長途遷徙至此,選擇這里作為越冬的棲息地,因而得名。
最新監測顯示,鴛鴦的先頭部隊已經抵達,預示著一年一度的鴛鴦越冬季已經開始。然而,愛鳥協會的志愿者在監測中也發現,由于自然代謝,湖面上原有的部分枯樹枝已腐爛,難以滿足大批鴛鴦棲息的需求。鴛鴦習性喜好在離水的安全平臺上歇腳、梳理羽毛,棲息地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它們能否在此安然過冬。
這一情況迅速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重視。在愛鳥協會的呼吁下,市漁政執法大隊、淮南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等單位積極響應,迅速聯動。行動當日,各部門工作人員通力合作,將十余條嶄新的竹排穩穩地固定在湖面適宜位置。這些竹排不僅為鴛鴦提供了穩固、安全的棲息點,也與湖光山色自然融合,成為一道新的人文生態景觀。
市愛鳥協會秘書長孔菊對此表示:“這次行動非常及時、高效。我們非常感謝漁政、旅發公司等部門的鼎力支持,這充分體現了淮南市社會各界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高度重視和攜手共治的合力。有了這些堅實的‘公益保障’,我們相信今年前來越冬的鴛鴦數量會更多,它們會在這里生活得更好。”
此次聯合行動,不僅是對候鳥棲息地的一次有效修復,更是我市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展現城市溫度的具體實踐。隨著更多鴛鴦的到來,美麗的鴛鴦湖將繼續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寫照。